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2月1日在辽源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王兆华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关于去年工作回顾
2006年,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市委工作部署,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依靠全市干部群众的创新实践,真抓实干,努力工作,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1.61亿元,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0.13亿元,市本级财政收入完成7.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2%、35.1%、40.5%。经济增速列全省第一位,市本级地方级财政收入在全省位次前移。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达到16.3:49.1:34.6。
工业提速增效取得突破。国企改革的体制活力、项目建设达产达效的张力和提速增效融资平台的支撑力,促进了工业经济迅猛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60.3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53.33亿元,分别增长46%和43.3%;规模以上企业预计实现利润3.32亿元,是上年的5.3倍。速度和效益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全省工业提速增效现场会在辽源召开。矿业集团等中省直企业发展加快、贡献增大。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2亿元,同比增长82%。金刚集团、利源铝业、麦达斯铝业二期、财富产业园特种车、金翼集团、迪康药业、博大药业等新开和续建项目建成投产。东北袜业园完成一期工程并有百户企业入园。巨峰生化等项目即将投产。雷尼森生物药城、国能生物发电、德春米业、巨源电缆等项目开工建设。辽源热电二期、麦达斯铝业大截面型材、利源预拉伸板、纺织服装工业园、鑫源钢铁等项目前期工作又有新进展。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方案上报国家东北办,有望尽早批复实施。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区内企业达到200户,在建项目58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开始启动,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完成投入7105万元。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特色农业蓬勃发展。与农发行、农信社搭建融资平台,产业化重点项目注入资金5.1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50亿元,增长20%。农村劳动力转移13.5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5元,增长11.9%。农村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棚户区改造取得重大进展。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全面实施,对市区5块较大棚户区实施集中连片改造。省下达拆迁计划60万平方米,实际完成79.6万平方米,拆迁12686户。50户工企户完成搬迁,实现正常生产和扩大规模。结合棚户区改造,完成了体育场、巨峰生化周边整体拆迁。开工120.4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3.8亿元。这项惠民工程,拆迁和建筑面积为我市有史以来最大,工作推进平稳有序,群众拥护理解配合。采煤沉陷区治理一期工程进入收尾阶段,补充工程即将得到国家批复。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七一立交桥桥梁主体工程完工,连昌、红五星立交桥开工建设。农村公路完成868公里,是省计划的3倍。辽伊高速公路、辽西铁路完成可研、设计和部分征地拆迁。辽河三角地、渭津河南岸新城区开发建设进入实施阶段。城区路桥改造、供热调峰炉建设、供水管网、应急供水系统改造完工。杨木水库除险加固续建、东辽河城防渭津河回水堤、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进展顺利。龙山公园文化回廊建设、园内道路整修和福寿宫广场工程竣工。城区新建免费水洗公厕8座,改造旱厕30座。东辽河城区段5处无堤段实现合垅,完成了半截河清淤。辽源入选中国魅力城市200强。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208户改制企业盘活资产35.1亿元,卸掉债务50.3亿元,98%改制企业启动生产或扩大规模,57户改制工业企业新上项目引进域外资本22.6亿元,产出增量占工业增量的40%。实际利用外资5287万美元,同比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3209万美元,同比增长66.2%。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科技创新,36个项目列入省以上科技计划,迪康药业博安霉素等项目列入国家级新产品计划。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完成了城区北片学校布局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取得成功。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体育场工程竣工,中心医院重建工程主体封闭,气象雷达塔开工建设。专业艺术创作活跃,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博物馆布展开馆,显顺琵琶学校建成使用。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3万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120个村。计划生育实现了省下达人口计划。环保目标全面完成。
社会保持稳定和谐。新开发城镇就业岗位3.85万个,其中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2042个。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扩面、征缴指标超额完成。城市低保当年两次提标,达到全省较高水平。完成了企业退休人员调待。落实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力度加大。超额完成残疾人就业、康复各项任务指标。机关事业单位调资结束,提高了住房公积金、医保缴费基数,兑现了供热、移动电话补贴。打黑除恶取得好成果,社会治安形势稳定,群众安全感增强。《信访条例》得到贯彻落实,矿业集团移交地方人员、企业军转干部群访及一批多年未决的缠访、矛盾突出的涉法访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全面落实安全措施,突出消防和道路交通监管,市直消防投入地方配套资金1300万元。道路交通安全指标、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经济损失大幅下降。
政府自身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的意识增强,探索建立了年中向人大、政协报告、通报政府工作制度,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复率和当年办结率达到100%和65%。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了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四五”普法圆满完成,被授予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市。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加大软环境整治力度,注重纠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治理商业贿赂取得阶段性成果。科学民主决策,推行阳光政务。大力整肃政风,改进管理服务,推进廉政建设。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基本建立,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
回顾去年工作,辽源发展量的扩张明显,质的变化深刻,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增加,经济转型步入新阶段,得益于五个坚持: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民生民利,体现以人为本。二是坚持突出中心、贴近核心、靠紧民心、正确定位,在市委领导下,积极发挥了贯彻、执行、落实作用。三是坚持为群众办的事情依靠群众来办好,事关改革、发展、群众利益等重大问题,鼓励群众参与,注重群众认可。四是坚持抓住政策机遇,打转型牌、借转型力、做转型文章,争取政策支持,赢得发展空间。五是坚持注重探索工作规律性,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用创新的举措破解工作中的矛盾,反复出现的问题探索规律,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立制度。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市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体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市人民、各级干部、中省直单位、驻辽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致以崇高敬意,对市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和域外投资者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必须承认矛盾、问题和工作差距。经济结构不优,自主增长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经济发展外向度不高。节能降耗减排差距较大,增长方式仍显粗放。企业经营者素质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不适应。解决“三农”问题任务艰巨繁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困难解决仍不尽人意。从主观上看,思想解放不够,习惯动作多,创新举措少,固步自封、工作不实、惧怕困难等问题时有表现。资源配置注重运用市场规律规则不够,本质反映是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不强。政府转变职能差距明显,管理服务缺位、越位和不到位同时存在,软环境建设的问题还很多。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亟需加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做不到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我们决心以务实的态度、改革的办法、创新的举措去改正、提高。
二、关于今年工作安排
2007年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加快构建和谐辽源的重要一年,也是积聚能量、释放能量、破除限量、提高质量,实现经济全面跨越和腾飞的关键阶段。要在市委的领导下,深入贯彻六中全会、全国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市五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富民强市和构建和谐社会,坚持高质量、高层次、高速度发展,强力推进经济转型,致力实现项目达产和效益提升、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加速扩张、现代服务业发展、城市功能品位提升、招商引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七个新突破,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5%;财政收入保持同步增长;万元GDP能耗下降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控制在3%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9‰以内。这个安排目标较高,要努力全面或超额完成。主要任务是:
(一)加快总量扩张,实现项目达产和效益提升新突破。
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坚持效益速度型发展道路,突出项目建设核心之举,滚动实施项目攻坚计划和项目建设年活动,以项目建设推进结构优化、改革重组、总量扩张。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安排200亿元,要突出工业、倾斜工业、强化工业,加大生产要素整合力度,务求全面完成。重点实施辽源热电二期、利源预拉伸板、巨峰生化、得亨氨纶、麦达斯铝业大截面型材、鑫源钢铁等支柱型大项目;英皇集团液晶电视、雷尼森生物药城、金翼集团免疫球蛋白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东北袜业园、皮革工业园等资源整合项目;新型建筑塔机、三环自润滑轴承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加大项目谋划争取力度,突出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争取经济转型方案尽快批复。落实项目建设条件,及时动态解决突出矛盾,加快实施进度。加强项目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加强项目工作组织领导,完善领导包保、部门包保、后备干部下派服务等措施。
继续组织实施工业提速增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争取实现230亿元,增长43.5%,利税争取增长30%。探索建立制度资本,积极启动民间资本,充实拓展融资平台,提高担保能力,实现打捆放大、封闭运行,最大限度发挥振兴、迅达、新农村服务、中小企业发展融资平台作用,担保服务总额度力争超过20亿元。加快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和特色园区建设,吸引大企业、大项目进园,集约化生产和集群式发展。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实施名牌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企业家素质,加强企业管理,集中力量抓一批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试点。强力开拓市场,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发展循环经济,大力节能降耗减排。继续抓好国企改革,支持中省直企业改制,全面启动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投融资体制等改革也要积极有序向前推进。
(二)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县域经济新突破。
认真贯彻“二十字”方针,用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工作,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县域经济突破和农村和谐稳定。一是做大做强优质粮食产业、精品畜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效特产业和绿色食品业,确立产业支撑,推进县域经济晋级升位。重点加强县区工业集中区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培育50个重点龙头企业,实现县区工业规模化、集约化。二是强化政府主导,落实党和国家农村各项政策,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多渠道确保农民增收。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扩大试点镇村,资金投入增长50%以上,改善农村环境和村容村貌。四是巩固和扩大农村综合改革成果,积极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启动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工作。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三)激活发展动力,实现民营经济加速扩张新突破。
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全面提升民营经济的规模、层次、质量,发挥产业集群和塔座作用的潜力,形成既有支柱行业、骨干企业,又有特色园区、产业簇群的发展新格局。力争实现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和实缴税金增长30%以上,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70%。大力倡导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行“非禁即入”,破除民营经济发展各种障碍。支持企业合资合作和专业化配套协作。建立民营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创业扶持、人才培养、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培育金刚水泥、博大药业、东北袜业园等企业尽快上市融资。强化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形成“企业多交税就是爱国,职工多创利就是爱厂”的良好风尚。
(四)积极培育新业态,实现现代服务业发展新突破。
坚持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一起抓,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一起上,打造服务业新业态,实现服务业领域拓展、层次跃升、贡献率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5%以上。积极发展商贸、交通运输、金融、信息、社区家政等服务业。重点引进和发展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培育专业物流市场,启动建设5个以上现代物流园区。积极培育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拓展消费性服务业领域,启动高档服务项目,发展特色旅游业。开发建设砂子山会馆、寒葱顶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矿山地质森林公园。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功能品位提升新突破。
以提升城市容纳、集聚生产要素能力为目标,坚持繁荣和规范并举,便民和形象并重,重点实施四项工程。一是交通建设工程。辽伊高速公路、东那高速公路、辽西铁路年内全线开工。七一立交桥建成通车,连昌、红五星立交桥力争全面竣工。再建农村公路630公里。二是旧城改造工程。结合棚户区改造,对辽河三角地和渭津河南岸进行整体开发,拓展提升新城区。继续实施矿山环境综合治理。三是城区路桥工程。积极准备实施人民大街、步行街地下开发工程。拓宽改造仙城大街、向阳大路中段和东吉大路东段。在东辽河、渭津河新建2座通道桥,延伸中环路。高标准改造城区街路硬覆盖。四是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区供排水、供热、燃气管网,搞好绿化美化亮化,增加公共消防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和环卫设施,启动实施垃圾处理、医疗废弃物处理项目。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整治,不断加强城市文明建设。
(六)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着眼于发展注意力经济,全面利用好试点政策,打破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经济运行方式,提高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发展自己能力,提高经济发展外向度,实现招商引资额度、项目、领域全面突破。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以商招商,利用“新商帮”和“扎堆”现象招一引十,求得裂变效应。引资额突破6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巩固和扩展同财富集团、英皇集团、嘉利达公司、新加坡东北工业公司、柏美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争取新增10个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
(七)坚持厚待百姓,实现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新突破。
围绕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迫的问题,抓好九件实事:一是努力扩大就业。统筹抓好城市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和残疾人就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万个,再增加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2000个,组织劳务输出11万人。二是努力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对特殊困难低保家庭给予特殊照顾,对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参照低保标准发放生活费。三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探索开展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四是建立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政府补贴低保对象、残疾人、在校学生、“4050”及退休人员参保。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五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棚户区改造实施7个地块,力争拆迁100万平方米,在建规模保持150万平方米以上。采煤沉陷区补充工程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启动国有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六是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投入专项扶贫资金,启动贫困村扶贫开发推进计划。七是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全面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八是加强城乡文体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全民健身中心,谋划建设文化大厦,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九是落实国家工资政策,适时调整并兑现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出台面向城镇职工的最低工资及补贴标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市政府承诺: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辽源要做到不打折、不缩水、不变通、不留死角死面。干部群众应该得到的待遇一分不能少,一天不能拖。财政再困难,也要跟上全省平均水平或者更高一些。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强化各项措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奖惩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辽源。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对重要信访事项集中研究、重点解决。
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努力实现农村教育公平。加快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卫生服务网络。加快科技进步,推进自主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繁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重视生态建设,切实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让群众喝干净水,呼吸新鲜空气。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信息化建设、民族、宗教、气象、地震、人防等各项工作。
三、关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更好更快发展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检验。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管理创新,做到为民、求实、清廉,提高公信力和执行力。
切实转变职能,全面履行责任。在集中精力抓好第一要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继续深化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减少行政许可事项、程序和环节。对软环境治理、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稳定、信访、应急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市政府将建立承诺制、行政过错追究制、行政执行制、行政问责制、即事即办制和联动服务机制,并加强绩效评估,保证兑现奖惩。做到权责一致,防止责任缺失,真正帮群众办事,为公众服务,对人民负责。
提高行政效能,推进管理创新。实行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政协和人民群众监督,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坚持依法行政,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量化行政自由裁量权,实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以人民群众的要求检验决策,以人民群众的实惠检验政绩,以人民群众的认可检验干部。强化社会诚信,树立政府诚信,突出企业诚信,促进诚信环境全面好转。
大力改进政风,加强廉政建设。倡导、弘扬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提出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开展树清风正气、创和谐氛围主题教育,切实加强政府机关和公务员队伍思想作风建设,以身正求公正、以公心换人心、以政风带民风。构建经济中心、党委核心、政府同心、全社会齐心建设新辽源的和谐氛围和机关文化。倡导各级干部树牢公仆情怀,提高谋划发展、服务群众的觉悟、境界、能力,尤其是善于解决复杂矛盾能力、创造性执行政策能力、面对群众能力、好事办好能力。坚持实话实说、实事实做、低调务实。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减少应酬接待,少开会、打捆开会,开短会、开解决问题的会。认真落实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加强行政效能监察,防范职务犯罪,大力纠正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保证权力干净运行。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和任务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务求实效,为构建和谐辽源,实现富民强市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