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12月10日在吉林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张晓霈
各位代表:
本届政府任期已满。五年来,市政府圆满地完成了任期工作任务。鉴于过去四年已分别作过报告,现在我代表市政府报告2007年工作及今后五年和2008年工作安排,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团结和组织全市人民突出经济发展、城市管理、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通过组织高起步开局、奋战一百天、决战四季度等系列攻坚,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跨越性突破,向着总量翻番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8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38.3%;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345亿元、利润50亿元,分别增长52.4%和313%;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01亿元,增长53.8%。
――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5亿元,增长30.8%,其中工业项目投资完成560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00亿元,增长35.7%;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增长12%;节能减排完成了省下达任务。
――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广电等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首批入选央视“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90元,分别增长23%和12.4%。改善民生的年度安排事项如期完成。
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在以下方面组织了重点突破: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有效扩大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新建续建各级各类项目2718项。工业项目“123工程”快速实施,开工建设了15万吨苯胺、8万吨环氧乙氧基化系列产品、太阳能光电池、生物丁醇、60万只汽车灯具等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大项目356项,其中5万吨乙酸乙酯、5000吨长丝、D82A多功能车等147项已建成投产。化工、汽车、冶金、纺织等重点工业园区快速规划建设,开始成为聚集工业项目的核心区域。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业产业化、社会事业等领域项目建设快速推进,长吉城际高速铁路及换乘中心、明城变电站、40万吨饲料加工、北大湖至桦甸一级公路、东北电力大学新校区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精心组织工业提速增效,实现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提速增效和改造升级工程深入实施,百户重点企业主要装置负荷率和主导产品达产率大幅提升,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分别占规模工业的83.6%和97.8%。近年建成的乙烯、腈纶等35项重点项目快速达产达效;年内开工的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率达到45%,新增销售收入37.4亿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9.8%。国企改革全面深化,11户重点改制企业完成重组,实现恢复性增长。全面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新增民营规模工业企业120户;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90亿元,增长35.9%。
全面加大招商工作力度,提升了招商引资规模和水平。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和定点招商以及京津鲁经贸洽谈、第三届东博会等一系列境内外招商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中俄贸易平台”正式签约,中生集团、中冶集团、通钢集团、美国嘉吉、辽宁奥克、香港胜达、大连新型、上海凯赛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我市。全市引进项目2020个,其中3000万元以上项目850个,工业项目1350个,招商引资对项目建设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积极完善征管服务机制,大幅度增加了财政收入。社会综合治税、税源调查和监管、市场专项整治等创新性措施扎实推进,构建起了政府领导、财政牵头、税务主管、部门参与的财税征管机制,依法治税、依法纳税的服务环境得到全面优化,全口径财政收入跃上百亿元新台阶,地方可支配财力增长45.2%,实现了财政收入的历史性突破。
着力推进县域经济突破,进一步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县(市)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扎实成效,钼矿万吨级扩能、冀东水泥、油母页岩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农业产业化项目累计开工386项,其中宝信稚牛屠宰、吉粮玉米饮料、济邦洪德堂制药等2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增加到81户。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达到78亿斤,增长9.6%。新增标准化牧业小区35个,绿色、有机和无公害食品标识增加到134个,畜牧业产值、园艺特产业收入分别增长21%和25%。新农村建设试点扩大到147个,实施各类新农村建设项目214项;完成水利设施建设2350项、中低产田改造7.35万亩,村镇综合经济实力、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新的提高和改善。转移农村劳动力49.5万人,非农收入比重提高到25%。
快速发展商贸旅游经济,较好地优化了第三产业。旅游产业对外竞争优势和产出效益明显提升,实现总收入70亿元,增长27%。商贸经济进一步发展,哈达综合批发市场等重点商贸项目建设速度加快,中东新生活购物乐园、大润发船营店等一批大型商贸设施投入运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7亿元,增长17.5%;进出口总额达到8.2亿美元,增长23.5%。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兴起,越北物流园区、龙潭工业物流中心、吉林西站物流中心等大型物流设施加快建设,化工、汽车等一批专业物流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组织等实现了较快发展。
大力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明显改善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环境面貌。完成城市建设投资91亿元,开工建设垃圾焚烧电厂、长吉城际高速铁路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6项,珲春北街、雾凇中路立交桥主体架构等14项道路建设工程如期竣工。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完成投资22.5亿元,新建续建工业公用设施114项,市污水处理厂正式投入使用。完成西山等土地收储492.8公顷。引进北京锡华、上海证大等国内知名企业,开工房地产面积157万平方米,竣工131万平方米。“城市管理年”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整治违章建筑、露天占道市场、占道修车洗车、建筑垃圾及散流体运输车辆、低速货车和三轮汽车、广告牌匾、废品收购站等取得了预期效果。加大投入和建设,东市商贸区从根本上改变了脏乱差面貌;吉林大街、解放大路和越山路建设及管理标准全面提升。开工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项目17项,北大沟得到有效治理。对51条街路两侧实施了维修改造,完成硬覆盖77万平方米;城区新植乔灌木165万棵、绿地106公顷;37条主要街路实施了经常性水冲洗和洒水降尘。北山文化广场、玫柳园、古民居游园等5个市民休闲广场和20个“清水绿带”亲水平台建成投入使用。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面发展了各项社会事业。申报省和国家科研立项98项,组织开展碳纤维原丝关键技术攻关等市级科技创新项目65项。教育优先发展得到深入落实,市直学校资源整合任务提前完成,农村教育得到积极扶持,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高质量承办了第六届亚冬会雪上赛事。首届雪花啤酒节、松花江之夏金秋广场文化活动周等大型文化活动成功举办,社区歌舞、地方戏、露天电影等群众性文化休闲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有力地营造了健康、向上、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电视剧《静静的白桦林》完成拍摄,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完成24万户。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城乡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持全省先进水平,民政、民族宗教、新闻出版、老龄、残联及森林防火等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成果。
突出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积极落实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年初承诺的改善民生10件实事全部落实到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月保障标准增加到176元,城区乡镇居民低保标准提高到14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年补差标准增加到240元;全民创业促就业累计安置就业再就业人员8.2万人,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市)、城区农民参合率分别达到84%和81%;棚户区拆迁151.7万平方米,竣工81万平方米;为1105户无房最低收入家庭发放了补贴金;25个弃管小区和425栋弃管楼落实了管理主体和基本维修措施,规范物业管理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完成10座区域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38万平方米、天然气用户1万户;17个入江排污口如期实现截流;取缔53座分散供热小锅炉房,479台经营性锅炉实现达标排放。积极落实了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等四项惠民政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基层公安派出所建设、职业教育发展、社区道路修复等民生事项如期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双拥工作取得新成果。实施和完善领导干部接访制度,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创建“平安吉林”工作持续深化。落实安全生产监管措施,增强预防和应急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较好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一年来,市政府工作在市委的领导下,得到了市人大、市政协的全力支持,得到了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及驻吉解放军、武警官兵的鼎力支持,得到了爱国侨胞、港澳台胞和国内外友人的热情支持,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都为我市加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着一些亟需破解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规模与城市规模不相适应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加速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二是由于地方财力的现状以及老工业基地转型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改善民生的工作还十分繁重和急迫,维护社会稳定还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压力。三是少数机关公职人员服务意识淡薄、行政效率不高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地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发展任务
未来五年,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以建设实力吉林为基础,构建和谐吉林为目标,全面加快工业强市建设,全面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更高质量、更快速度发展,完成老工业基地振兴任务,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达到中等发达城市水平。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2012年,主要经济指标在2008年提前翻番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0亿元,力争达到25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20亿元,力争达到250亿元,全市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保持10%以上,市区达到15%以上。
——经济结构得到新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9:51:40,工业所占比重提高到45%以上,经济结构基本实现由以初级加工为主向精深加工转变,循环型、节约型、环保型经济架构初步确立。
——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现代大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80平方公里,具备承载250万到300万人口的综合服务功能;县级城市向中等城市迈进步伐明显加快,新农村建设得到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以管理规范、功能完善的“中俄贸易平台”为重点,构建起全面融入长吉图开放先导区的发展格局,加速市场化改革进程,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基本形成,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参与国内外竞争能力显著提高。
——社会和谐创造新局面。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以及城市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社会保障综合覆盖率达到90%,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备。
——生态建设提升新层次。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下降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4%,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大气优良天数超过300天。
按照上述目标要求,未来五年必须在经济、社会的重点方面形成坚实的发展支撑。
——推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加快向国内中等发达水平迈进
以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发挥产业和资源比较优势,快速建设新型产业基地,实现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一)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构筑工业强市新优势
以做大化工、汽车、冶金三大支柱产业为重点,带动其它产业加快发展,实现工业结构快速优化升级。化学工业,以中油吉化、燃料乙醇等骨干企业为依托,突出基本化工原料、化工延伸加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四大产业链,规划建设17万吨聚碳酸脂、58万吨ABS、42万吨丙烯腈、20万吨丙烯、35万吨苯乙烯、30万吨苯胺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到2012年,化学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以上。汽车工业,以一汽轻型等骨干企业为依托,突出轻微型车、多功能车、经济型轿车生产体系,规划建设40万辆整车和汽车零部件配套项目,到2012年,汽车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20亿元以上。冶金工业,以通钢集团、中钢碳素、铁合金等骨干企业为依托,规划建设200万吨精品钢、百万吨铁合金、20万吨炭素、2万吨金属镍、2万吨钼精矿、150万吨金属制品等重大项目,到2012年,冶金工业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食品、轻纺、能源、建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通过培育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到2012年,工业销售收入达到700亿元以上。
深刻把握新型工业化发展趋势,推进链式化、集群化发展,加快建设和发展化工、汽车、冶金、纺织等十大特色产业基地。一是以发展循环型经济、环境友好型经济为方向,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化工延伸加工和精细化学品、生物化工及天然气化工,大力提高终端产品比重和加工增值能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新型化工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生物能源基地。二是以发展轻微型车、多功能车和专用车为重点,积极构筑轻微型等特色整车生产优势,以及规模化、集成化汽车零部件生产优势,建设国内重要的轻微型车和多功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基地。三是以建设通钢集团装备大型化异地技术改造项目为核心,重点发展冷轧、热轧及彩涂、镀锌等精深加工产品,建设北方重要的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四是以发展浆粕-化纤-纺织-染整-服装为主线,加速形成30万吨腈纶、18万吨短纤、35万锭棉纺生产能力,建设世界级腈纶化纤生产基地和东北最有影响的纺织工业基地。五是以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产品档次为重点,加速项目集聚和产业扩张,建设在东北有较强竞争力的石材和陶瓷生产基地。六是规划建设北药、航空、光电池、农产品加工、软件、新型建材等产业基地,快速显现产业集聚效应。
坚持现代企业发展方向,实施“培育骨干企业工程”。突出化工、汽车、冶金等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工业销售收入达5亿元以上的百户重点骨干企业。其中,超百亿元企业达到5户以上,50-100亿元企业达到10户以上,10-50亿元企业达到35户以上,5-10亿元企业达到50户以上,打造出一批展示吉林市形象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构建起工业强市的重要支撑。
(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构筑起县域经济发展新体系
全面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工作力度,切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围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科学调整和规划区域经济布局,全面提升产业化经营规模和水平,着力建设加工型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达到5个、超5亿元的10个、超1亿元的50个。推进粮食、畜牧、长白山特色资源、品牌劳务和矿产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粮食生产,探索建立新型企农合作关系,积极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扩大原料型粮食种植规模,粮食总产量达到85亿斤,促进以玉米为重点的粮食加工业快速发展。畜牧业发展,努力建成标准化规模牧业小区800个,总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长白山特色资源转化,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一村一品,规模发展,开发一批占领国内外市场的地域特色品牌产品,总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劳务经济,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和层次,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矿产资源开发,实现科学有序利用,成为县域工业快速突破的重要支撑。
(三)加快特色产业开发建设,构筑现代服务业新格局
以现代服务业为战略性成长产业,坚持开放式开发和培育,推进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完备和提升现代商贸业,发展大型商贸设施,创新大流通体制,推进内外贸易及城乡贸易融合,实现商贸流通业整体升位,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培育和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业,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升位,建设东北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拓展和提升特色旅游业,深度整合优势资源,加强景观项目建设,引进大型娱乐项目,建设高档次服务设施,有效开发和打造旅游精品,实现旅游业整体升位,建设北方旅游中心城市。
——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升位,加快向国内先进城市迈进
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努力实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新跨越。
完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坚持加快城市建设与增强经济、文化、生态等功能相结合,实施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全面构筑起工业强市空间框架:突出重点工程,全面构筑起工业强市承载能力;强化规范管理,全面构筑起工业强市魅力形象;深化生态建设,全面构筑起工业强市宜居环境,实现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和谐一致,充分显现特色鲜明的北方山水园林城市风格。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精心组织好城市基础设施十大工程建设:一是吉长城际高速铁路建成通车,换乘中心及东站投入使用;二是打通雾凇大路;三是建设雾凇大桥;四是建设北山大型生态景观广场;五是建设秀水大桥;六是绕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七是建设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八是迁建市一水厂;九是建设城市大型综合性游乐场;十是构筑市区-九站快速交通网络。同时,坚持适度超前、持续发展,以加强设施建设为支撑,全面提升供水、供热、供气、供电以及城市公交等方面服务功能,为城市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性保障。
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科学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标准,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营造安全有序、整洁美观、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使城市管理整体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法定图则。完善管理和引导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建设项目统筹管理,优化建设组织方式,增强城市运行的协调性和有效性。加快城市资源的开发和转化,提升市政公用服务水平,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受益范围和程度。
——推进社会和谐进步,加快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遵循“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原则,切实发展好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社会事业,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更大的成果。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深度实施科技创新计划,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全面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切实增强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全面提高城乡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基本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化、均衡化;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积极支持高等院校特色化发展,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实现质的跃升。形成完备的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人才对推进快速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大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道德情操,切实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企业社会责任感和城乡文明程度。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加强国防教育,深入培塑“双拥”文化理念,凝聚全社会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构建文明和谐、礼让互助、活泼向上、勇于创业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
坚持不懈地改善民生。扩大社会就业规模,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保持10%以上。健全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各项保障制度,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备。城乡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完成重点棚户区危(旧)楼房和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基本解决最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基本完成对住宅小区环境的综合改造;主城区巷路和住宅小区道路全部实现硬覆盖;哈达湾工业区综合整治全面达标。
三、2008年工作安排
根据我市今后五年发展任务和提前实现经济总量翻番目标的要求,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增长19%,力争达到126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增长10.5%,力争达到110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00亿元,增长14.3%;地区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20亿元,增长18.8%,力争达到122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16元,分别增长12%。
(一)全面推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全力抓好固定资产投资。一是加快实施工业项目“123工程”。年内建成投产丙烯腈、乙丙橡胶、含硫废水制酸、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等150个项目;开工建设丙烯、丁醇、硅酸盐水泥、特种钢技改等250个项目;积极推进苯乙烯、ABS扩建、经济型轿车、诊断治疗制品等330个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化工、汽车、冶金、纺织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促进重点项目集聚。二是加快交通和能源项目建设。长吉城际铁路、绕城高速公路、营城子至松江河高速公路、北大湖至桦甸一级公路、太平川至舒兰二级公路、小城子至二道甸子二级公路以及市公路客运站等工程,完成阶段性建设目标。开工建设江南热电厂、松花江热电厂。吉化动力厂二期扩建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三是加快商贸、旅游设施项目建设。重点建设吉林财富广场、牛马行农贸市场扩建等10个商贸项目;江苏恒润、九天储运等7个物流项目;北大湖滑雪场综合开发、拉法山景区、红石湖国家森林公园等7个旅游项目。
大力抓好工业提速增效。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增加值445亿元,分别增长25%和29%。一是实施“培育骨干企业工程”,年内发展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6户、5亿元以上企业6户、亿元以上企业18户,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户。二是推进银企对接、产需衔接,扶持重点企业加快技改扩能,努力做大做强。三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速度,推进在建项目尽快投产,建成项目尽快达产达效。四是深入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促进具有成长潜力的民营企业尽快进入规模企业行列。五是突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措施,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源消耗下降6.9%,化学需氧量减排7000吨,二氧化硫减排4000吨。
扎实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一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大生产投入和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加快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到55万公顷。加大资金、技术服务力度,抓好186个养殖专业基地建设,推进畜牧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牧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全面扩大食用菌、中药材、林蛙、毛皮动物等优势特产业生产规模和加工程度,园艺特产业收入达到48亿元。二是积极发展县域工业。大力支持县(市)工业集中区建设,重点抓好永吉冀东水泥、钼矿万吨级扩能、舒兰煤炭新矿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山东得利斯、福润肉鸡屠宰、蛟河黑尊、泰信达林蛙等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到90户。三是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列入规划的360项新农村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9亿元。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建设。
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一是突出主导产业强化招商。围绕做大产业规模,加强专业招商,下大气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化工、汽车、冶金三大支柱产业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分别占全市到位资金总额的25%、15%和10%。二是突出资源开发强化招商。充分发挥矿产、粮食、长白山特色资源和现有企业存量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引进资源开发、精深加工型项目。三是突出特色产业基地强化招商。搞好产业链项目规划设计,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基地招商优势,加快工业项目向特色产业基地集聚。化工产业基地、汽车产业基地年内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分别达到25项和20项以上。四是突出重点开发区强化招商。切实增强开发区的“领跑”和示范作用,高新区、经开区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更大的突破。五是突出目标责任强化招商。完善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全面加强督查、调度和考核认定,切实增强招商引资的实效性。
努力抓好现代服务业发展。一是加快生产性服务业成长步伐。快速推进越北物流园区、经开区等4个物流中心,以及内陆港物流、吉轻物流、龙谷物流等一批大型物流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外埠金融机构来吉开设分支机构或办理业务,努力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二是加快旅游经济发展步伐。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建设佛手山生态公园、小白山综合开发、东福神农庄园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开发松花江水上旅游项目,建成15个观光码头、6艘观光船舶和3个游艇俱乐部,提升城市休闲娱乐档次。举办好大型节庆活动,拓展境内外客源市场,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实现旅游总收入87亿元。三是加快商贸经济发展步伐。推进临江门昌茂商业街、财富广场等大型商贸设施建设;发展3-5户年销售额在10亿元左右的商贸企业;加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比例,推进城乡商贸一体化进程;强化品牌创新,培育100个市级以上名牌产品。进一步丰富商贸活动,扩大地产品市场销售份额。
积极抓好财税工作。一是强化财税收入组织力度。深化社会综合治税,完善税源调查和动态监控机制,加强重点税源、新增税源的掌控分析,充分挖掘税源潜力;强化分散税源委托征缴,做好服务业、房屋租赁等行业税收专项整治工作。改革非税收入征缴管理体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认真核定非税收入返还比例,提高非税收入对公共财政的贡献水平。二是提高国有资产和政府可控资源的保值增值能力。全面实施土地收储和“招拍挂”制度,拓展国有股股权融资范围,推进汽车号牌使用权、公交线路经营权、广场道路冠名权等无形资产出让,保证政府可控资源的合理、公平和高效使用。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预算管理,适度扩大公共服务支出,把有限财力用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上来。
(二)着力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坚持重点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以规范物业小区管理、改造住宅小区环境、清理违章和超期临时建筑、整治露天占道市场、加强房地产开发和建筑工程管理、强化城区环卫保洁、规范户外广告牌匾及治理城市交通秩序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革和创新机制和体制,切实提高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及公交等方面的公用服务质量。完善全员管理责任制,推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大规划监管力度,提高城市理性发展程度。
进一步加强城市和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续建延安西路、环山街等20条城市和工业集中区道路。维修改造农林街、滨江路等13条主次街路。垃圾焚烧电厂、生活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抓好吉热、新力、源源、东方电厂扩能改造。新增天然气用户2.5万户,解决遗留问题8000户。启动玄天岭、东团山2个公园和“新、老八景”景观建设工程。建设北京路、重庆路、中兴街等10条达标景观路。改造鞍山街等13条道路照明设施。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保障房地产业有序开发和建设,年内开工房地产面积170万平方米。
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为重点加强环境保护。深入搞好经营性小锅炉整治,确保达标排放;取缔65座分散供热小锅炉房。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突出新上项目的环评审查和重点企业整改,切实加大依法保护环境的工作力度,杜绝各类重大环境事件发生。
(三)努力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支撑作用。建设5个市级以上技术中心和中试基地,建成10个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10个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重点项目30项,申报省和国家科技立项90项。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加快培育优质教育学校,进一步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积极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加大农村学校校舍和设施投入,强化支教措施,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整合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创办职业示范学校。加强工作扶持,促进高等学校加快发展。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市中心医院等重点医院的示范辐射带动功能,深化卫生资源整合,加速推进城市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0%。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95%的乡镇卫生院按国家标准完成改造,80%的村卫生所实现达标,农民参合率稳步提高。切实加强医疗药品市场监管,深化医疗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创办人民满意卫生事业。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积极发展城乡文化体育事业。在举办好松花江之夏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文化节庆活动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广场和社区文化活动。实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发挥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的作用,努力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建成陨石博物馆和满族民俗博物馆。突出地方特色和优势,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组织开展好迎奥运火炬传递活动,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深入实施。完成234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任务和电视剧《桃花村的姑娘们》制作。开通互动点播业务,实现数字电视双向化发展。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强化社区功能,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大力开展“双支”活动,努力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四)切实做好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
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完善首办责任、领导接访、信访督办制度,妥善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大对征地拆迁、工程建设、物业管理、劳动纠纷和社会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的排查力度,把社会矛盾更多地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强化政策落实,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推进“平安吉林”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打黑除恶、命案攻坚、扫黄禁毒等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经济犯罪活动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动员组织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工作,构筑群防群治网络和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全面提高社会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加大集中检查和专项整治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认真办好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
1、深入开展全民创业促就业活动,全年开发就业岗位11.5万个,新增就业人员8.5万人,农村劳务输出突破50万人次,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
2.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对全日制职业学校农村户籍学生及城镇低保家庭学生实行助学金制度。
3、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做到愿保尽保。
4、抓好居民住宅小区软硬覆盖建设,彻底清除居民小区内废品收购站、驾校练车场等影响居住环境的违规经营行为,对城区109个居民住宅小区物业分阶段落实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5、继续实施棚户区危(旧)楼房改造。年内完成棚户区危(1日)楼房拆迁100万平方米,当年回迁安置率达到50%以上。
6、‘努力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年内基本解决城区和县(市)城符合规定条件并申请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住房保障问题。
7.加陕改善农村困难居民居住条件,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8、以整治街区环境、污水和空气污染源治理为重点,实施哈达湾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年内消除无组织排放点源,有组织排放点源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削减粉尘排放量330吨、烟尘排放量112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00吨。
9、清除主城区、主街路露天占道加工和露天烧烤;规范露天早夜市管理,年内完成5个露天日市的退路进厅工作。
10、新建10个以上居民休闲广场,新增5支露天电影放映队,开展经常性文化体育进社区和下乡活动,更好地满足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需要。
(六)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建设方向,努力打省服务型政府,叨实增强政府组织推进快速发展和服务社会的工作能力。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高政府依法行能力。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法律监督、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重特大决策事项先报告和协商,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
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完善市民听证会制度,提高科学民主决策程度。积极推动电子政务建设,认真实施政府信息公开,落实入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扩大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的参与范围。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加强目标责任制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执行能力。强调大局意识,严肃政治纪律和工作纪律,切实加强工作的协调配合,确保政令畅通。强化目标责任制度,做到有岗必有责、有责必尽责,保证各项发展任务真正落实到位。强化绩效问责制度,加强工作督促检查,完善考核措施,严格奖罚办法,形成以实际成果评议机关和干部的激励机制,使责任真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全面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实际,贴近群众,真抓实干,办好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实事,干好打基础、增后劲、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大事。深入推进软环境建设,切实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严格落实行政审批代办、联审联办、限时办结制度,建立健全优化服务的“绿色通道”,确保投资者无障碍进入、无障碍发展。强化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落实好学校、医院、电信和供水、供电、供热等公用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制度。加强廉政勤政建设,及时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和破坏软环境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全市推进总量翻番,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相信,有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有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有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目标任务一定能够如期实现。让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引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领先发展的高昂志气,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竭心尽力的工作热情,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积极投身建设家乡的新征程,全面开创我市更好更快发展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