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05年1月11日在吉林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代理市长 徐建一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起步年。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按照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稳定抓根本的总要求,凝心聚力,求真务实,攻坚破难,战胜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振兴老工业基地开局良好,国民经济强劲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综合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03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0亿元,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亿元,增长13%;全口径财政收入56.2亿元,增长15.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分别增长11%和18.5%。 ——壮大产业竞争优势,工业经济增长速度、质量和效益大幅攀升 充分利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强化产业重点、提升产业素质、培育产业集群,工业增速加快、效益提高、整体实力较大增强,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35.2亿元,增长24.6%;工业利润达到45亿元,增长2倍,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以上。调整改造力度加大,主导产业优势进一步形成。石化工业依托骨干企业拉长产业链,延迟焦化、苯胺扩产等已投产项目达到设计能力,12万吨丁辛醇、9万吨丁苯橡胶等一批大项目竣工投产。汽车工业快速拓展生产规模,T4商务车被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专用车,通田经济型轿车批量投放市场,轻微型车扩能改造进度进一步加快。冶金工业全面增强产业竞争实力,3万吨超高功率电极改造、华岐高频焊管投入生产。重点企业拉动效应明显放大,吉林石化、吉化集团、吉林化纤、白山电厂等大企业实现较大发展;建龙、冀东、娃哈哈等域外投资企业成长能力快步提高。合作整合进程加快,华微与美国快捷、荷兰菲利浦5-6英寸芯片综合项目建成投产,吉化与德国巴斯夫新戊二醇项目生产规模扩大,吉原钢管与通钢实现重组,化纤与意大利蒙特、奥地利兰精的合作迈出新步伐。 ——加快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大 按照全员参与、全面推进、全程联系、全方位服务的要求,实施重大项目责任推进机制,开展项目建设攻坚活动,新建续建项目203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7个,在培育产业发展优势上实现了新的突破。首批33个重大项目快速进展,吉化改扩建、稀土永磁电子开关系列、白山抽水蓄能泵站、采煤沉陷区治理等15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10万吨酒精精制、6万吨腈纶等一批项目提前建成投产;差别化粘胶短纤维、镍系列产品改扩建、特种炭素材料、冀东和亚泰水泥熟料生产线、沱牌玉米经济产业示范园等18个项目的前期工作有效夯实。项目建设结构进一步优化,完备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重点项目,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民生民利工程成效增大;工业项目数量增多,占全部项目的50%。项目申报储备工作扎实有效,第一批进入振兴老工业基地国债项目8个,第二批13个,总投资118.8亿元,占全省获批投资总额的41.7%;重点项目储备达到63个,是近几年项目储备最多、质量最优的一年。 ——深化各领域改革,市场化制度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 全面加大国企改革措施,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得到新的调整。水泥管厂等31户企业完成改制,石油机械等7户企业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剥离厂办中小学、医院、派出所47家。大力优化所有制结构,民营经济取得新发展。成立了民营经济投资担保公司,强化了民营经济服务中心职能,发展民营经济的扶持措施进一步加强。民营经济主体迅速生成,引进苏州药业、天津日化、小洋人乳业、上海翔盛等域外民营企业,新增民营企业2400户,民营规模企业达到246户,企业集团增加到36户。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税收分别增长16%和13.2%。同步加快各项配套改革,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环境得到新的改善。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顺利展开,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推进,市区两级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财税体制改革措施深度落实,市本级党政机关及所属二级预算单位全部推行部门预算,县(市)区部门预算试点工作陆续启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获得新的增强。积极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政策,整体实施免征农业税试点工作,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68亿元,免征农业税1.71亿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运作,农村信用社持续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增加到1300多个。 ——推进县域经济突破,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开始形成 围绕农民增收,积极破解“三农”问题,强势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粮食增产、多业增长、农民增收的喜人变化。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呈现新局面,高产、优质作物比重提高,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300万吨,跃上历史新高;畜牧业和园艺特产业向基地化、规范化发展,新增牧业小区43个,培育无公害基地20个,56个产品分获国家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产业化水平又有新提高,规划实施了100个产业化项目,其中吉谷纤维食品、天然植物色素提取等94个项目开工建设,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1户。农村城镇化、非农化迈出新步子,磐石、桦甸等城市经济承载功能进一步完备,重点小城镇产业聚集度和辐射力增大,小康新村试点取得积极成果。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38.84万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措施加大,实施重点水利工程2400项,造林6571公顷,退耕还林2066.7公顷。 ——发展旅游和商贸经济,第三产业的成长能力整体提高 大福源二店、台湾乐购超市吉林店建成开业,大连大商集团成功并购市百货大楼,北京王府井百货与黑土地集团、法国家乐福与东方商厦合资合作进程加快,新型业态更趋丰富,商贸流通领域的现代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市场化整合旅游资源,特色化发展旅游产业,清水绿带等精品旅游线路得到较快开发;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松花湖之夏旅游节、长白山金秋红叶节、“动感松花江、魅力江城夜”等旅游产品竞争能力提高,旅游经济的吸纳力、发展力增强,实现旅游总收入41亿元,增长108%。金融规模继续扩大,财政收入总量创历史最高水平。信息、会展、物流、市场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雏形初步呈现,完备城市功能的产业载体进一步壮大。 ——启动民生民利工程,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较大提升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去年城市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较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大力推进城市建设、改善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和交通建设投资达到101.2亿元。通过并实施了《吉林市松花江滨水区设计规划》,制定并启动了《2005-2007年城市建设民生民利工程实施计划》,当年开工的“一渠、二桥、十四路、二十五条街巷”为主体的42项民生民利工程全面竣工。江湾大桥建成通车,二次供水改造、液化气混空、西部热网北线建设完成,冰上训练中心、北华大学二次变开工建设。建成各级各类公路3436.1公里,完成投资24.69亿元,公路交通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开发了水韵名城、鸿博景园等10个规模住宅小区,房地产开工302万平方米,竣工230万平方米。“百里清水绿带”工程新建和提升了梨树园、百木园等7个精品景区,建设了5处江滩绿化带。音乐喷泉、水幕电影等“一江两岸”城市亮化工程竣工。对松花江沿岸、主次街路及重点区段进行了大规模的美化绿化,完成硬覆盖10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15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41.6%。危险废物处理中心项目开始运作,哈达湾区域综合治理、松花湖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效果,环境质量较大改善,连续8次获得省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一等奖。坚持建管协调推进,进一步严格房地产市场管理,强化土地市场治理整顿,较好地保证了重点项目的供地需要。在清理建设领域“双拖欠”、解决动迁户超期安置等遗留问题上取得了较大成效。 ——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聚集境内境外两类资源,全方位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向度。招商引资取得重大成效,德国大众、荷兰菲利浦、韩宇工程、香港中辰、台湾顶新等跨国公司入驻我市,引进了上海嘉翰、北京桑德、福建闽兴、湖南长兴等42户国内知名大企业,全社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0亿元,增长10.6%;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对外交流拓出新格局,与美国亚特兰大、广西柳州等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国内友好城市达到10个,国际友好城市和经贸合作城市扩展到35个。对外贸易呈现历史少有的好形势,新增民营、三资出口企业100户,外贸出口总额达到2.4亿美元,增长50%。开发区产业集聚功能快速提升,高新区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集群式发展,进区千万元以上项目29个,生产总值150亿元,增长22%;经济开发区“四大园区”建设启动较快,进区千万元以上项目57个,完成生产总值21.14亿元,增长44.3%,北大湖滑雪场改扩建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落实科教兴市战略,社会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 科技创新迈出较大步伐。与中科院12个分院、7所名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市级以上技术中心达到27个,列入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6个,农业科技“四园一体系”建设整体加快,连续4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考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深入开展“专业建设年”活动,职业教育创新成果丰硕;北华大学东校区教学楼、实验楼建成使用,吉林一中新校区基本具备搬迁条件,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1.16万平方米。文化、体育、广电事业健康发展。歌舞团连续8年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舞台,电视剧《种啥得啥》、话剧《少年先锋第一团》分获全国农村电视剧神农奖和国家优秀剧目奖,市政府门前广场被评为国家级特色文化广场;举办了牛子厚创办京剧喜(富)连成社100周年纪念活动,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强化公共卫生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部投入使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扩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取得积极成效。人口资源及计划生育工作得到较好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得到新的提高。在首次中国魅力城市评选中荣获“中国魅力城市”称号。 ——开展“平安吉林”创建活动,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获得新改善 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目标责任制,开发就业岗位9万个,新增就业人员7.1万人,实现再就业5.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有序推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积极建立经常性社会救助体系,广泛开展“双日捐”等扶贫济困活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得到加强。“平安吉林”创建活动成效突出,新增50台治安巡逻车,公安、消防装备力量明显加强,社会网络化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强力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涉黑涉恶团伙、“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和敌对势力,成功破获了“929”抢劫运钞车等一批大案要案,命案破案率位居全省前列。深刻反思“2·15”火灾事故的教训,集中开展安全整治行动,一些重大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整改;制定了《吉林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25个专项应急预案,安全生产的防控体系和长效机制初步建立,社会安全生产形势趋向稳定好转。 ——强化依法行政措施,政府自身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有效加强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推进。全年制定政府规章13部,清理行政许可项目491项,取消57项。启动市政府决策咨询体系,促进了政府工作的科学化和法制化。深入实行政务公开,政府工作透明度得到提高。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采取人大代表听证等信访工作方式,依法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妥善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加快。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2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9件,政协委员提案229件,办复率100%。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廉政建设收得实效。强化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军民共建结出新成果。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密切支持,特别是全市人民同心协力、迎难而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充分展示了全市干部群众开拓创新、奋发拼搏的时代风范,共同弘扬了我们这座城市同舟共济、激流勇进的伟大精神。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劳动者,支持配合政府工作的市人大、市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向关心帮助吉林市建设的驻吉部队、武警官兵、中省直单位及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足,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特别是国有企业改组改制的进程需要进一步加快。二是全民创业氛围不够浓,民营规模企业数量少、结构层次低;社会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部分城乡居民的生活比较困难。三是政府依法行政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形式主义、官僚作风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四是经济发展环境不够适应,投资者还有不少意见。五是安全生产潜在一些薄弱环节,尤其深感内疚的是发生了“2·15”特大火灾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对于以上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总结经验,深刻汲取教训,采取强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全面开创加快发展的新局面 2005年是整体振兴老工业基地、快速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总的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六次、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三先”、“四市”的奋斗目标,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各项工作,加快培育工业经济核心优势,加快提升项目建设速度质量,加快发挥改革开放带动作用,加快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实施民生民利工程,全力抓发展,强力抓落实,确保国民经济跃上新台阶,确保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确保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主要预期目标: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4.5%,达到80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超过42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3.9%,达到6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8%,达到325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和7%。 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主要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一)集中力量发展工业经济,在扩充总量规模、提高质量效益上实现更大的跨越围绕提高工业的核心优势和经济效益,加大调整改造力度,壮大产业竞争实力,进一步加快工业强市进程。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3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00亿元,分别增长40%和14.3%;利润45亿元,力争实现更大幅度的提高。 扩张总量规模,推进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化工工业向上下游一体化方向发展,重点建设60万吨乙烯扩建、37万吨苯酚丙酮扩建项目,促进12万吨丁辛醇、9万吨丁苯橡胶达产达效。汽车工业坚持“依托一汽,走出特色”的发展路子,扩大整车规模,做强零部件配套产业,主要加快轻微型车扩能改造、经济型轿车、T4高档商务车项目建设。冶金工业着力发展特种钢、特种铁合金和特种炭素,快速推进铁合金基地升级改造、镍业公司冶炼厂扩建项目。食品工业围绕打造长白山品牌进行资源整合,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葡萄酒、绿色食品等优质特色产品。建材、纺织、医药、电子等行业全力推动冀东及亚泰水泥二期扩建、15万吨腈纶、吉尔吉制药、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放电管等一批带动性大、附加值高的项目。 加快园区建设,促进企业集群的快速形成。重点在纺织园区、化工园区、汽车零部件园区、金属制品园区等十大园区的建设上取得突破。结合优势产业的关联需求,设计规划一批上游配套、下游深加工项目,引导企业向园区聚合,拉长产业链,构筑起终端化、集群式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抓好合资合作,推动工业经济外源性增长能力的快速增强。继续加深与广东科龙、建龙钢铁和吉利集团等域外投资企业的战略性合资合作。大力推进吉化集团、吉林化纤、吉林铝业、华微电子等与国内外大企业的嫁接重组,努力提升工业经济的国际化程度。 强化现代管理,确保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快速提高。加大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全面创造发展条件,支持大企业加快发展,促进中小企业的生成壮大。进一步强化经营管理,培育品牌优势,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度增进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运行质量和效益。 (二)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在加大投资拉动力度、构筑产业竞争优势上取得更大的突破项目建设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载体,必须放到事关全市发展命脉的高度,合力加快建设步伐,切实增大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牵拉作用。 主攻重大项目,着力壮大产业发展优势。建设投资亿元以上大项目170个,其中续建84个,新建86个;首批33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00亿元。组织实施30万吨芳烃抽提、30万辆轻型车、6万吨差别化粘胶短纤维、4万吨乙丙橡胶、18万吨低定量涂布纸、半导体、固体激光体及激光晶体等100个工业项目;珲春中街、江南滨江居住区、垃圾焚烧电站、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吉林一中续建等15个民生民利和社会事业项目;油母页岩综合开发、红石调峰电站、绕城公路东环线、江密峰至威虎岭高速公路等35个能源交通设施项目;松花江河道治理、城市防洪工程、永舒灌区节水配套、林业生态工程等14个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加大项目建设进程,快速扩充经济发展实力。积极协调落实21个老工业基地国债项目资金,确保年内全面启动;有效完善第三批申报项目后续工作,策划、设计和组织申报第四批国债项目。依托优势产业及重大项目,加强下游配套和延伸开发,培育出一批适应性较强的中小型项目。全年在建项目总量达到2000个。 强化合力推进,有效构建项目管理支撑体系。滚动实施责任推进机制,筛选第二批重大项目纳入责任推进范畴;创新投融资体制,多元化拓宽项目投融资平台;健全项目建设考评和督查机制,加强项目建设组织管理,建立重大项目规划建设一条龙工作体系,努力提高项目投资的决策水平、推进效率和建设质量。 (三)坚定不移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在完备市场经济体制、增添发展活力上取得更大的效果 按照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维护职工利益、有利于调动积极性的要求,着力建立新体制,植入新机制,更大力度、更快速度地加大改革的实际步伐。 全力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保证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本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落实责任、锁定时限的原则,以重组改制、政策性破产为主打方式,采取“并、转、掺、破、租、剥”等多种有效模式,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多方筹措改革成本,有效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进程。年底前,工业、城建、商贸、农业等领域的国有企业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力争实现整体改制到位、职工身份转换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和国有资本退出到位。 着力深化农村改革,保证农业、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得到快速提高。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法推进农民承包地流转。抓好免征农业税及配套改革,把各项支农措施进一步落到实处。继续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实现粮食购销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加快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为县域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做好林业改革试点工作。强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500个。 积极加快各项配套改革,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稳妥实施事业单位改革。撤并乡(镇)试点工作有序展开,乡(镇)布局得到新的优化。抓紧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尽快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运营机制。结束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实现下岗职工由下岗向再就业并轨。努力构筑公共财政框架,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 (四)尽心竭力破解“三农”问题,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县域经济突破上取得更大的进展 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发展县域经济的首位,着力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县(市)区生产总值增长17%,财政收入增长12%。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优化种植业品种结构,优质作物比重达到65%以上,实现提质增收。做大畜牧业发展优势,新建一批奶牛园区和生猪养殖园区,实现转化增收。提升园艺特产业素质,建设菌、药、蛙、鹿、白瓜子等8个特产业规模基地,实现多业增收。 发展加工项目,加快县域经济工业化的推进速度。继续实施百项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化项目。各县(市)区要依托自身优势,下大力气新建一批支撑性项目,用项目建设带动县域主导产业的快速升级。10万吨玉米特强粉、吉禾10万吨大豆无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项目开工建设,大森林冻干及速冻食品、獭兔养殖及系列产品开发等续建项目达产达效。以色列农业技术项目的引进,双飙薪与南街村集团的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培育龙头企业,扩大农业产业化的规模效益。进一步壮大雾凇米业、吉禾豆品、九牛乳品、长白山冰葡萄酒等骨干龙头企业,每个县(市)区新增2户以上内有带动力、外有竞争力的规模龙头企业。创新产业化组织模式,大力度建设产业基地,抓好6万公顷绿稻基地、4万公顷专用玉米基地和2万公顷高油、高蛋白大豆基地建设。 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提高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加快桦甸、磐石向中等城市迈进步伐。完善口前、烟筒山等6个国家级重点镇规划,形成一批工业主导型、商贸流通型、旅游带动型和交通枢纽型经济强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万人。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发展条件。完成2110项中小河流治理、节水灌溉和小型蓄水工程,抓好10项续建及新开工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继续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开展“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试点,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增强农业经济参与市场竞争的整体实力。 (五)下大力气培育现代服务业,在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城市服务能力上实现更大的跃升 提高旅游业的竞争优势。以荣获“中国魅力城市”为契机,实施“动感松花江、魅力江城夜”全景旅游工程,疏浚航道、增设码头,打造江中有船、岸上有景的沿江景观带。搞好景区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松花湖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整合北大湖等优势旅游资源,快速形成精品线路,深度融入东北旅游新干线。高水平举办雾凇冰雪节、长白山金秋红叶节等大型节庆活动。选准重点旅游客源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开拓旅游市场,促进旅游经济的快发展、大发展。实现旅游总收入46亿元,增长12.2%。 增强现代商贸经济的成长能力。引进法国家乐福、北京王府井百货、天津家世界超市、苏宁电器等国内外大企业,推进东方商厦等大型商业企业的合资合作步伐,提高商贸经济的现代化水平。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启动临江门商圈规划,加快培育东部、西部次级商业中心。发挥商业老字号优势,丰富市民休闲消费生活,进一步形成活跃的大商业、大流通氛围。 发展以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的新兴服务业。丰富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引进2个实力较强的物流企业。推广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用,加快企业运行和公共服务信息化进程。发挥比较优势,组织好汽车展、药交会、艺博会等大型会展活动。 拓大金融业发展规模。推进市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完成不良资产的有效置换。积极引入外埠银行来吉开办业务或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加大对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的贷款投放力度,促进银企合作与共赢。 (六)强有力地壮大民营经济,在培植新增长点、增大经济贡献率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把民营经济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综合实力的生力军,拓宽发展领域,加大发展措施,推进民营经济形成强势发展的新优势。增加值、税收分别增长22%和17%。 坚持多措并举,大力提升民营经济的规模质量。充分发挥民资、民智、民力作用,全民创业催生一批;以沿海发达地区为重点,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吸纳各类民间资本参与国有经济调整,国企改制整合一批;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和协作配套,培育载体集聚一批;鼓励有规模、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强化扶持做大一批。民营企业增加到7500户,其中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民营规模企业300户,民营企业集团45户。 激发创业热情,营造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凡国家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领域,都向民营资本开放,凡国家法律、法规未明确提出准入条件的领域,都向民营企业放宽;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加大民营经济投资担保公司的作用,筹建产权交易中心,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直接在域内外融通资金;完善市场开发、创业培训、法律咨询、技术创新等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信息网络和对外联络平台,全方位提高为民营经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七)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在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上开创出更大的局面 拓宽世界眼光,树立国际思维,用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不断加快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实际进程。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30亿元,力争突破350亿元,进出口总额3.85亿美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水平。坚持招商引资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相结合,与项目及园区建设相结合,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与国有企业改制相结合,努力创造出招商引资、投资促进的新势头。围绕化工、汽车、冶金等优势产业及重点项目,着力招引战略投资者、跨国公司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知名大企业。开展好赴广东、江浙等发达地区的主题招商活动,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广交会、高交会和中小企业博览会。 加大外贸主体培育力度,再创外贸出口的新成绩。巩固发展骨干出口企业,发挥民营、三资企业扩大出口的生力军作用,促进结构调整,扩大出口规模。加快石化、汽车零部件、冶金、化纤纺织、高新技术、农畜产品六大出口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广泛建立外贸窗口,扶持优势企业“走出去”,不断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 加大开发区功能开发和项目进区力度,增强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新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实现生产总值180亿元,增长20%;经济开发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3个,实现生产总值28亿元,增长32.5%;北大湖开发区进一步加快雪场、雪道、索道等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进程,力争主体项目基本完成。 (八)扎实有效地实施民生民利工程,在完善城市设施、加强城市管理上收到更大的成效 按照以人为本、理性建设、建管并重、科学发展的方针,全力推进民生民利工程,优化人居环境,完备城市功能,进一步构筑城市竞争的整体优势。 以理性建设、科学发展为基点,努力搞好城市规划。做好“十一五”计划编制工作。围绕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纲要》、“百里清水绿带”和城市亮化工程三年规划,完成朱雀山风景区、北山公园、龙潭山公园、小白山公园“一区三园”的保护性开发规划。 以实施民生民利工程为核心,努力推进城市建设。着力启动便行畅通、人居环境等六大系统工程。新建雾凇中路、滨江东路等道路工程,维修改造57条城区主次干路和400条小街小巷。建设绕城公路东环线、口前至北大湖一级路等一批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工程,竣工1874.4公里。继续实施“百里清水绿带”工程,建设吉丰东线堤路和阳光园、三水厂公园等精品园区,哈龙桥下游江段形成新的绿化景观带和雾凇观赏带。新增绿地面积80万平方米。组织好丰满大坝坝体、世纪之舟、沿江两岸楼体和重点商业街的美化亮化。坚持引大扶强、规模开发,开工滨江花园、江南名苑等高品位住宅小区,建设中低档商住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新建垃圾焚烧电厂,续建污水厂,扩建三水厂和源源热电厂。北华大学二次变和冰上训练中心年内竣工。增大松花湖水源地和松花江水源段的保护措施;加快龙潭、哈达湾工业区污染改造进程,努力实现粉尘达标排放。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力争达到100%,一、二级空气质量达到230天以上。 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努力加强城市管理。建设30座水洗公厕,增设2500个卫生箱,进一步完善城市卫生设施。集中开展“三清六治一打击”行动,清理整顿停缓建工程、拆迁安置遗留问题和供地市场秩序,治理乱倒、乱建、乱画、乱挖、乱占、乱停,打击破坏市政公用设施行为,切实解决好城市的脏乱差问题。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城管行政执法体制,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增强城市运行的协调性和有效性。 以增加城市收益为目标,努力搞好城市资本运营。盘活城市存量资产,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资金的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加强土地资产管理,完善土地供应计划,活化土地资本,提高城市建设的再投入能力。积极向上谋求资金支持,力争更多的国债资金和专项资金。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公司投融资平台建设,建立相对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 (九)大力夯实科教兴市战略,在繁荣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取得更大的进步把社会事业摆到更为重要的位置,开放式推进、多元化发展,促进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共进。 围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强化项目建设的科技攻关,对化工、汽车、电子信息等行业的重点项目建设实行全方位科技服务。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速中药材无公害规范化生产、高效特色农业、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科技示范园建设,积极推广玉米大垅双行等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新建5个市级以上技术中心和实验室,不断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提高教育发展水平。改造中小学危房1万平方米,完成吉林一中新校区后续建设。深入打造高中优质教育品牌,力争再有3~5所学校进入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每个县(市)都要把1所学校发展成省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示范校。启动新一轮职业学校专业与布局结构调整,新建1所大型职业教育中心。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促进高校科研成果与地方经济的有效结合。发展多种形式办学,规范提升民办教育,支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围绕提升城乡文明程度,促进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加快发展。排演《长白情》等4部精品剧目。挖掘历史民俗资源,建立永久性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景观,打造松花江沿江文化活动风景线。改建吉林剧场,建成集娱乐、商贸、影视为一体的多功能国家星级电影城。加快发展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启动有线数字电视基础工作,积极筹建松花江出版社。推动办医体制社会化和医疗服务标准化,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合作医疗组织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扩展全民健身计划受益面。推进体育赛事市场化进程,提高竞技体育层次。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稳定低生育水平,增强人口素质。强化文化市场管理,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急需,努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引进紧缺人才,盘活现有人才,培养长远人才,加快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设进程。 (十)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在实现群众利益、营造和谐社会上获得更大的实效 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从群众最关心、最实际、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积极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做到平安一方、造福一方。 着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展就业规模,扩大就业容量,在发展中切实解决好就业问题。完成劳动力市场改建工程。全年开发城镇就业岗位9.5万个,新增就业7.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努力提高社会保障和救助能力。依法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覆盖面,推进多层次的保险模式,积极开展农村低保工作,做好养老保险金、集体企业退休人员未参保职工生活费、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的发放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做好扶贫解困和救灾救济工作,切实保障孤寡老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妇女的合法权益,在全社会形成尊老助残的良好氛围。 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吉林”活动。完善信访工作机制,规范信访工作秩序,有效化解矛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继续推进军民共建活动,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打黑除恶”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经济犯罪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开创我市和谐社会的新局面。 三、加强政府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切实肩负起人民赋予的历史职责 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总要求,以推进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为核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增强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和稳定发展的能力。今年,要从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做起,真正建设一个为民造福的服务政府、务实高效的责任政府、公正严明的法治政府、清正廉洁的勤廉政府。 更新管理理念,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着力实施政府管理创新工程,积极打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政府。转变政府行政观念。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坚决克服重管制、轻服务的思维习惯。今年,市直机关要进一步扩大干部担任企业联络员范围,广泛开展以“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活动,在服务质量上有一个明显提升。树立管理就是支持的思想,坚决减少直接干预过多的现象,为企业发展、全民创业提供更多的政策和信息,营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平台。树立管理就是责任的思想,坚决纠正逃避责任、推诿搪塞的问题。全市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都要实行责任推进机制,做到责任主体明确,权力责任统一,在履职尽责上有一个真正改进。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将着力点集中到优化加快振兴的环境上,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出规范的政务环境、公平的法治环境、文明的社会环境、诚信的市场环境,对损害创业者利益、侵害投资者权益的,不管涉及到谁,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将更多力量投放到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上,尤其要提高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控和处置能力,确保社会公共安全;将工作基点落实到维护群众利益上,有效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更多运用市场调节、政策激励、法律规范的手段处理各阶层利益关系,更多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相互协商、服务推动等方式解决群众利益矛盾。今年,市政府在工作方式上要坚持“三个缩短”,做到“五个减少”,即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减少会议、减少文件、减少检查评比、减少领导同志参加事务性活动、减少领导下基层的陪同人员,把政府的主要精力充分发挥到深入实际、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上来。 完备制度规则,积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努力提高政府总揽全局、把握大势、谋划发展的决策能力。要科学决策,对未来负责。凡属专业性、技术性较强以及事关生态环境的重大事项,都必须搞好专家咨询、论证和评估工作。要民主决策,对群众负责。凡属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都必须主动倾听群众意见。要集体决策,对事业负责。凡属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事项,都必须认真进行集体讨论。要敢于决策,对发展负责。凡属看准了的,能促进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事项,都必须以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勇气,坚定不移地果断决策,义无反顾地强力实施。自觉落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各级政府要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及时办理人大议案和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建议案和政协委员提议案,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主动听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意见,切实把政府工作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上,使政府的各项决策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规范行政行为,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组织实施建设法治政府五年规划。深入落实《行政许可法》,凡是能够精简的审批一律精简,凡是能够取消的收费必须取消,对擅自设立行政许可、执行已废止的行政许可、利用行政许可乱收费等权力寻租和违法行为,要采取坚决措施,严肃查处。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增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坚决防止失职不作为和越权乱作为现象的发生;全面实施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特别是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改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过程中,更要切实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今年,市政府政务大厅正式启动,已经明确保留的审批、收费项目必须进入大厅,都要实行统一、集中、高效办理;完备政府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除涉及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外,将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责、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办理结果、投诉渠道等向社会公开,使人民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严肃政风政纪,积极推进勤政廉政建设。牢记“两个务必”,把为民执政、从严治政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真正取信于民、威孚众望。自觉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反腐败工作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切实纠正部门、行业和社会的不正之风。全面整顿机关纪律和作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切实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干实事、干好事,干当前有利、长远有益的事,绝不允许出现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急功近利现象。要怀为民之心、思富民之策、行安民之举。今年,要下大力气夯实增加就业岗位、强化生态环保、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到竭尽全力地实现群众的愿望,尽职尽责地满足群众的需要,鞠躬尽瘁地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各位代表,吉林市的跨越式发展事关全省发展的大局,事关全市未来的命运,事关全体江城人民的福祉。任务艰巨,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监督下,牢记重托、心系使命、恪尽职守,以更大的勇气、更足的干劲、更实的作风,奋力铸造起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辉煌,携手挥写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